教學日期:110/3/9
教學目標:
1. 透過校園觀察活動,認識各種不同的植物,發現其特色。
2. 藉由觀察校園裡的植物,認識各種植物的種子有不同的形狀、顏色與大小。
3. 透過探索活動,認識適合種子成長的環境。
4. 透過觀察植物,感受生命生長的喜悅,進而能懂得關懷自然與生命。
進行方式:
1. 教師引導學生參閱生活課本的圖文。
2. 教師提問:「春天來了,校園裡除了可以看到花開以外,可以找到種子嗎?」
3. 教師帶領全班到校園觀察各種花草樹木的種子。
4. 請學生將找到的種子用夾鏈袋裝好。
5. 請學生觀察與發表,這個種子的形狀、顏色與大小。
6. 師生共同討論生活習作第11頁「種子在哪裡」,並寫下答案。
成果描述:
1. 經過漫長、寒冷的冬天,天氣逐漸轉為溫暖的春天,趁著春暖花開之際,帶著全班學生一起到學校的生態園,尋找各種植物的種子。
2. 除了讓學生們去校園逛逛,活動筋骨,一掃冬日的陰霾,也能讓他們從觀察中,學習認識植物與愛護自然環境。
3. 配合生活二-1「種子在哪裡」的教學,讓學生認識木棉花的種子像棉花一樣輕,可以飛到遠方,鬼針草的果實像針一樣,會黏在動物身上或是人的衣服上,大家學習到原來植物會用這麼聰明的方式,讓種子可以旅行到遠方。
4. 學生們透過觀察與討論,認識了各種植物的種子有不同的形狀、顏色與大小。
5. 孩子們不但上課認真聽講,回到教室後還能踴躍發表,並且寫下心得,加深學習印象,讓我覺得教得很有成就感。
實施心得:
1.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課堂上孩子們如果光聽老師口沫橫飛的說教,可能只是左耳進,右耳出,實際帶他們到校園觀察形形色色的校園植物,就能加深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印象,大大的增加了學習效果。
2. 而且,為了加深、加廣教學的內容,我事先搜尋介紹了校園裡的植物:「阿勃勒」、「木棉」的相關影片,並且加以說明,不僅讓孩子們增廣見聞,連我自己也收穫不少呢!
3. 令我驚豔的是,好幾個孩子,其中還包括平日內向、沉默寡言的學生,經過這樣的校園巡禮,認識植物種子的教學活動之後,竟然可以認真的寫下今天的學習心得,真的讓我很開心。
學習者心得:
1. 蒲公英是用風來散播種子的。
2. 老師說木棉成熟時,果實會裂開露出白色棉絮,隨風飛走。
3. 鬼針草會黏在人的衣服上。
4. 龍眼的種子黑黑圓圓的。
5. 有的種子丟到空中,會旋轉的掉下來。
6. 我發現種子的大小不同,形狀也不一樣。
7. 阿勃勒又叫做黃金雨。
8. 台灣欒樹的種子圓圓小小的。
9. 豆莢裡面的種子扁扁的。
10. 鬼針草的種子細細長長黑黑的。
11. 阿勃勒的果實吊在樹上,老師說長條狀的莢果由綠色轉變成黑褐色,代表已經成熟了,不過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行。
12. 植物雖然不會走動,他們的種子卻會旅行。
補充:
1. 配合生活課程二.1「種子在哪裡」的教學。
2. 感謝嘉義縣大同國小提供「阿勃勒」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T_IKBVHLAM。
3. 感謝嘉義縣大同國小提供「台灣欒樹」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NF28Gb4yk
4. 感謝youtube提供「阿勃勒」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PBp-Arp5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