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3日 星期一

暑假作業說明


防災教育—國語日報週刊「颱風來襲」導讀











教學日期:109.7.13

教學目標:
1. 能專心的看完老師發下的資料—「颱風來襲」。
2. 能專心聽老師的說明及提問,踴躍回答問題。
3. 能知道臺灣位於颱風必經路線上,在夏季經常受到颱風侵襲。
4. 能觀察圖片說出颱風會造成哪些災害。
5. 能知道颱風根據強度不同,可以細分成輕度颱風、中度颱風與強烈颱風。
6. 能知道負責發布颱風警報的是中央氣象局,它的任務是提前預測、發布警報。
7. 知道颱風在北半球時,會以逆時針的方向旋轉
8. 能知道如果颱風路徑可能侵襲臺灣,颱風警報就會提前18小時發布
9. 能知道颱風會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10. 能知道如果發布了颱風警報,應該要停止所有的戶外活動,以策安全。
11. 能踴躍參與討論,並寫下學習心得。

進行方式:
1. 由老師發下國語日報週刊的影印資料—「颱風來襲」。
2. 請全班一起安靜閱讀。
3. 全班一起討論問題單的答案。
4. 老師總結:臺灣位於颱風必經路線上,在夏季經常受到颱風侵襲,可以細分成輕度颱風、中度颱風與強烈颱風,如果颱風路徑可能侵襲臺灣,中央氣象局就會提前18小時發布。臺灣雖然有高聳的中央山脈可以阻擋,但是因為颱風的破壞力十分強大,可以折斷樹枝、吹壞屋頂、吹垮木屋、造成淹水、農漁業損失慘重,所以如果發布了颱風警報,我們應該要停止所有的戶外活動,確保生命的安全。

成果描述:
1. 這份國語日報週刊的資料—「颱風來襲」,可以讓學生們認識颱風形成的原因與造成的影響,也讓學生學生學習到一旦發布了颱風警報,我們應該就要停止所有的戶外活動,以確保生命的安全,是一次很實用的防災教育。
2. 孩子們一邊看資料,一邊找答案,不但能夠深刻的認識了颱風,學習到颱風天不要出門,更透過共同討論與習寫心得的方式,訓練大家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實施心得:
1.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學校為避免群聚感染,決定圖書館暫時不開放,不但不能帶全班去圖書館看書,連巡迴共讀書也不能傳閱了。
2. 學期即將結束,各科課程的教學也都進入了尾聲,孩子們因為天氣熱而變得心煩氣躁的,我正煩惱著該如何進行108新課綱的校訂閱讀課時,突然靈機一動,我可以把學校指定的多元閱讀刊物—國語日報週刊,用影印的方式讓全班人手一份,並且設計讀報學習單,讓孩子從讀報中找答案,學習寫作。
3. 要放暑假了,炎熱的夏季正是臺灣受到颱風侵襲的季節,剛好我從本週的國語日報週刊中看到了這個主題—「颱風來襲」,非常適合時令拿來導讀,不但能夠讓學生認識認識颱風形成的原因與造成的影響,學習颱風天如何保護自己,更透過共同討論與習寫心得的方式,訓練大家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讓我覺得這是一次很不錯的防災教育。
4. 而且,為了要設計提問單,我事先仔細閱讀了其中的內容,這才知道如何區分颱風的強度,連我自己都學習到新知識,真是教學相長呢!

學習者心得:
1. 臺灣位於颱風必經路線上,在夏季經常受到颱風侵襲。
2. 颱風會造成的災害有:招牌掉落、路樹倒塌、土石流、淹水、停電、農漁業損失。
3. 根據颱風的強度不同,可以分成輕度颱風、中度颱風與強烈颱風。
4. 颱風是因為海洋吸收熱能而產生的。
5. 颱風的誕生地主要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
6. 每年的七月到十月是颱風的旺季。
7. 負責發布颱風警報的是中央氣象局。
8. 中央氣象局的任務是提前預測、發布警報。
9. 如果颱風路徑可能侵襲臺灣,颱風警報就會提前18小時發布。
10. 好在有高聳的中央山脈阻擋,可以減低颱風對臺灣的影響。
11. 當颱風的風速到達八級時,可以折斷樹枝,讓人寸步難行,叫做輕度颱風
12. 當颱風的風速到達十二級以上,可以吹壞屋頂,就是中度颱風。
13. 如果颱風的風速增強到十六級以上,吹垮木屋,在海面上掀起巨浪,就是強烈颱風。
14. 颱風在北半球時,會以逆時針的方向旋轉。
15. 颱風會帶來災害,但是也有好處,它會灌飽臺灣的水庫,讓我們有充足的水可以用。
16. 如果發布颱風警報,應該要停止所有的戶外活動,以策安全。

補充:
1. 感謝國語日報週刊提供的資料。
2. 配合本校多元閱讀的教學課程。

2020年7月9日 星期四

一年級健康操比賽


愛護動物,拒吃燕窩












教學時間:109.7.9

教學目標:
1. 能專心的看完影片「燕窩的血淚」。
2. 能知道燕窩就是燕子媽媽用唾液辛苦做成的鳥窩。
3. 能知道人類要採集燕窩的原因。
4. 能知道採集燕窩會產生什麼危險。
5. 能知道商人如何處理採集回來的燕窩。
6. 能身體力行拒吃燕窩,並回去勸導家人不要相信誇大不實的廣告,不要購買燕窩。

進行方式:
1. 老師播放影片「燕窩的血淚」。
2. 老師針對影片的內容適時加以說明。
3. 看完影片後,請學生說一說,燕窩是怎麼來的。
4. 請學生說一說,人類要採集燕窩的原因以及會有什麼危險。
5. 請全班說一說,商人如何處理採集回來的燕窩。
6. 老師總結:燕窩就是燕子媽媽用唾液辛苦做成的鳥窩,是用來撫育燕子寶寶的,人類卻為了為了賺錢,為了口腹之慾,不惜讓工人冒著生命危險採集燕窩,殺害了燕子媽媽和燕子寶寶,而且製作燕窩的漂白藥水也有致癌的危險,請大家以後不要再吃燕窩了,也要回去要告訴家人,不要相信誇大不實的廣告,不要購買燕窩,因為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7. 請學生將今天學習的心得寫下來。

成果描述:
1. 看完影片「燕窩的血淚」後,大家才知道原來燕窩的採集是這麼殘忍,而且製作的過程也非常的不衛生。
2. 接著,我再繼續說明,商人為了賺錢,誇大不實的宣稱燕窩有滋補美容的療效,其實我們只要飲食均衡,常運動,身體就會健康,根本不需要吃燕窩。
3. 透過了影片中,燕子寶寶活生生被摔死、燕子媽媽被打死的殘忍畫面,孩子們都起了惻隱之心,直說他們好可惡、好殘忍哦!
4. 經果老師的說明,大家都學習到了,我們不必相信商人誇大不實的廣告,只要飲食均衡,常運動,身體就會健康,讓燕子可以繼續生存下去,我們要拒吃燕窩,並且告訴家人,不要購買燕窩,因為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實施心得:
1. 在學期末課程都已經教學完畢,學習即將接近尾聲之際,孩子們心浮氣躁的,我心想不能讓孩子們這樣每天浮浮燥躁的,無所事事,得要找個有意義的教學活動,讓大家有事情可做,又可以增長見聞。
2. 於是,我上網找到了一部影片「燕窩的血淚」,片中的人類為了製作燕窩,殘忍的殺害燕子寶寶和燕子媽媽,我跟孩子們看完都覺得愛護動物真的很重要,刻不容緩。
3. 接著,我再利用問題討論與有獎徵答的方式,讓孩子們更能加深學習到愛護動物的觀念,讓大家知道,燕窩是多麼殘忍又傷身的食品,希望能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上留下「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深刻印象。

學習者心得:
1. 燕子媽媽用口水築起來的窩就是燕窩。
2. 燕窩在東南亞是極品的食品。
3. 人類採集完燕窩,會把燕子寶寶丟下懸崖。
4. 燕子媽媽會攻擊採集燕窩的人。
5. 商人把採集回來的燕窩做成高級的食品,賣給民眾。
6. 商人採集回來的燕窩會用藥水洗乾淨,這種藥水會致癌。
7. 商人採集完的燕窩會用致癌的藥水清洗,再做成食品。
8. 燕窩在很高的山上,人類採集燕窩可能會被燕子攻擊,或是摔死。
9. 因為人類把燕子寶寶丟到懸崖下,所以採集燕窩的過程很血腥。
10. 燕子媽媽回巢找不到燕子寶寶,會攻擊採集燕窩的人。
11. 老師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12. 看完影片後,我不會再吃燕窩了,會害死燕子媽媽和燕子寶寶。
13. 我以後不會再吃燕窩了,因為燕子媽媽很可憐,都要用口水築巢。
14. 我覺得不能吃燕窩,因為採集燕窩的過程很殘忍。
15. 看完這個影片,我以後不會再吃燕窩,因為燕窩泡過致癌的藥水。
16. 看完這影片,我以後不敢吃燕窩了,吃燕窩等於殺了很多燕子。
17. 看完這個影片,我不會再吃燕窩,因為吃燕窩等於傷害生命。

補充:
1. 感謝youtube所提供的影片「燕窩的血淚」。
2.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wkor35Cs7Q

貼在川堂的優秀美勞作品

感謝美勞老師-陳姝餘老師的辛苦指導喔!








聯絡簿109.7.10 星期五


2020年7月8日 星期三

讀報教育—認識「食用種子」












教學目標:
1. 能專心的看完老師發下的資料—「食用種子」。
2. 能專心聽老師的說明及提問,踴躍回答問題。
3. 能知道哪些食物是由植物的種子做成的
4. 能知道五穀與雜糧指的是哪些作物。
5. 能知道人類古文明馴化了哪些植物當主食
6. 能知道臺灣的稻米栽培有3000年的歷史,並且有哪些珍貴的原生種穀物
7. 能知道人類食用的豆科植物有哪些作物。
8. 能踴躍參與討論,並完成學習單。

進行方式:
1. 由老師發下國語日報週刊的影印資料—「食用種子」。
2. 請全班一起安靜閱讀。
3. 全班一起討論學習單的答案。
4. 老師總結: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食物都是由植物的種子做成的,人類古文明從幾千年前就馴化了許多植物當主食,臺灣的稻米栽培也有3000年的歷史,還有許多珍貴的原生種穀物,而且大豆、紅豆、綠豆也都是食用種子,大豆因為富含蛋白質,還被叫做「田裡面的肉」,所以植物的種子對於我們的生活非常的重要。

成果描述:
1. 這份國語日報週刊的資料「食用種子」,可以讓學生們認識由植物的種子做成的各種食物,也讓學生學生學習到人類古文明與臺灣早有栽種各種植物當主食的歷史,並且認識人類食用的各種豆科植物,是一次很豐富的食農教育。
2. 孩子們一邊看資料,一邊找答案,不但能夠認識各種食用種子的歷史與用途,更透過共同討論與習寫學習單的的方式,訓練大家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實施心得:
1.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學校為避免群聚感染,決定圖書館暫時不開放,不但不能帶全班去圖書館看書,連巡迴共讀書也不能傳閱了。
2. 學期即將結束,各科課程的教學也都進入了尾聲,孩子們因為天氣熱而變得心煩氣躁的,我正煩惱著該如何進行108新課綱的校訂閱讀課時,突然靈機一動,我可以把學校指定的多元閱讀刊物—國語日報週刊,用影印的方式讓全班人手一份,並且設計讀報學習單,讓孩子從讀報中找答案,學習寫作。
3. 我從國語日報週刊中找到了一個主題—「食用種子」,不但能夠讓學生認識各種食用種子的歷史與用途,更透過共同討論與習寫學習單的的方式,訓練大家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讓我覺得這是一次很不錯的食農教育呢!
4.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我想以後可以再去從國語日報週刊上面,尋找適合我們班學生程度的文章,並且設計閱讀學習單。雖然遇到了圖書館暫時封閉,沒有實體的故事書提供給孩子們閱讀,但是有了這些影本,做為校訂閱讀課的導讀教材,不但可以增進學生們的語文能力,也能夠加強他們的環境概念,真是一舉兩得呢!

學習者心得:
1. 豆漿、爆米花、麵包、麻糬、麵、白米飯都是由植物種子做成的食物。
2. 臺灣的氣候宜人,每年可以收成二次稻作。一次在夏天,另一次在秋末冬初。
3. 五穀指的是:稻、黍、稷、麥、菽。
4. 雜糧指的是:玉米、高粱、花生、芝麻等。
5. 人類古文明馴化了許多植物當主食,印加古文明馴化了馬鈴薯。
6. 人類古文明馴化了許多植物當主食,印度古文明馴化了稻米。
7. 人類古文明馴化了許多植物當主食,中國古文明馴化了大豆。
8. 人類古文明馴化了許多植物當主食,馬雅古文明馴化了玉米。
10. 臺灣的稻米栽培有3000年的歷史。
11. 臺灣珍貴的原生種穀物有:紅藜、油芒,和許多小米品系。
12. 大豆、紅豆、綠豆都是豆科植物,是人類重要的養分來源,。
13. 大豆因為富含蛋白質,被叫做「田裡面的肉」。
14. 做菜用的沙拉油是由大豆榨出來的。

補充:
1. 感謝國語日報週刊提供的資料。
2. 配合本校多元閱讀的教學課程。

聯絡簿109.7.9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