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讀報教育 — 森林大火


















教學目標:
1. 能專心的看完老師發下的資料—「森林大火」。
2. 能專心聽老師的說明及提問,踴躍回答問題。
3. 能知道哪兩個季節容易發生森林大火。
4. 能知道澳洲的森林大火造成無尾熊大量的被燒死。
5. 能知道造成森林大火的原因有哪些。
6. 能知道森林大火的危害有哪些。
7. 能知道臺灣民眾哪些行為會引發森林大火。
8. 能踴躍參與討論學習單的答案。

進行方式:
1. 由老師發下國語日報週刊的影印資料—「森林大火」。
2. 請全班一起安靜閱讀。
3. 全班一起討論學習單的答案。
4. 老師總結:秋冬兩季容易發生森林大火,澳洲的無尾熊大量的被燒死,面臨滅絕的危險,希望大家去森林遊玩時,能避免引發森林大火的行為,讓森林永續,讓地球變得更好。

成果描述:
1. 這份國語日報週刊的資料—「森林大火」,除了能認識森林大火的原因與結果,也是教育學生跟以後家人去森林遊玩時,要避免引發森林大火的種種行為,讓森林能在地球永續生存。
2. 再過2個星期就是清明連假了,幾乎每年都會看到因為掃墓而發生火燒山的新聞,讓人觸目驚心。我想,到時候班上一定也有很多孩子跟著家長一起上山去掃墓,應該事先跟大家做一次教會教育,告訴孩子們在山上用火需要注意的事情。
3. 於是,當我看到國語日報週刊裡有一篇「森林大火」的文章,正好可以用來做為用火安全的教材時,就影印給全班一人一張,讓大家看資料找答案,不但能讓孩子們認識發生森林大火的原因與影響,更透過共同討論與習寫學習單的的方式,訓練大家的閱讀與寫作能力。

實施心得:
1.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學校為避免群聚感染,決定圖書館暫時不開放,不但不能帶全班去圖書館看書,連巡迴共讀書也不能傳閱了。
2. 我正煩惱著該如何進行108新課綱的校訂閱讀課時,突然靈機一動,想到可以把學校指定的多元閱讀刊物—國語日報週刊,用影印的方式讓全班人手一份,設計讀報學習單,讓孩子寫作。
3.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在疫情尚未平緩之前,我可以從國語日報週刊上面,再去尋找適合一年級學生程度的文章,並且設計閱讀學習單。雖然遇到了圖書館暫時封閉,沒有實體的故事書提供給孩子們閱讀,但是有了這些影本,做為校訂閱讀課的導讀教材,不但可以增進學生們的語文能力,也能夠加強他們的環保概念,真是一舉兩得呢!

學習者心得:
1. 秋冬氣候乾燥,容易發生森林大火。
2. 澳洲的森林大火造成無尾熊大量的被燒死,可能導致滅絕。
3. 造成森林大火的原因有:人類引火燒墾、閃電劈中樹木,或是人類在森林中炊煮、取暖、狩獵意外引發大火。
4. 森林大火會焚毀林木,減少林地的覆蓋量,降低水土保持能力。
5. 森林大火會讓植物被大量燒死,動物也會面臨生命的威脅。
6. 如果森林大火持續延燒到住宅,會危害人類生命安全,還會造成空氣汙染,產生霧霾。
7. 臺灣民眾在森林裡生火取暖、炊煮、吸菸、放天燈、放鞭炮、燒冥紙都有可能引發森林大火。

補充:
1. 感謝國語日報週刊提供的資料。
2. 配合本校多元閱讀的教學課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