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繪本導讀 〜「春神跳舞的森林」












教學目標:
1. 能專心的看完老師播放「春神跳舞的森林」的動畫。
2. 能專心聽老師的說明及提問,踴躍回答問題。
3. 能知道書中的故事是發生在阿里山。
4. 能知道阿里山的原住民是鄒族。
5. 能知道櫻花開的時候,就是春天來了。
6. 能知道森林是許多動植物的家,學習尊重每一個在地球上的所有動植物。

進行方式:
1. 老師播放文建會所製作的「春神跳舞的森林」繪本動畫。
2. 全班一起聽完老師說完「春神跳舞的森林」的後半段故事內容。
3. 老師針對書中的內容做說明,並做有獎徵答。
4. 請全班說一說學習的心得。

成果描述:
1. 之前,我教過的幾屆學生都是透過閱讀、發表、寫心得來進行閱讀指導課。我先發下「春神跳舞的森林」這本書,人手一本安靜閱讀後,我再來做有獎徵答,請學生寫心得,讓大家能認識台灣阿里山的森林小火車,阿里山的原住民鄒族、以及春天是櫻花盛開的季節。
2. 然而事隔多年後,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學校為避免群聚感染,決定圖書館暫時不開放,不能帶全班進去看書,連巡迴共讀書也不能傳閱了。
3. 我煩惱著該如何進行閱讀指導課時,突然想起文建會針對一系列的繪本製作了繪本動畫,也包括了「春神跳舞的森林」這本書。我心想可以先上網把這個繪本的動畫播放給全班看。
4. 雖然這個繪本動畫只陳述了故事內容的一半,但是透過影片的導讀,讓孩子們深深的被故事內容所吸引了,我再用事先拍下來書中內容的一張張照片把後面的故事繼續解說完成,做了一次聲色俱佳的導讀,反而豐富了閱讀指導課的教學活動。
5. 而且,為了要設計提問單給孩子們問答,我自己事先閱讀了這本書,這才發現原來現在正是阿里山邁入櫻花盛開的季節,春天的腳步已經到了呢!
6. 因為故事感人,繪圖又生動精美,這本書連我自己看了都覺得愛不釋手,透過我的解說之後,我看到孩子們的眼睛也亮了起來,大家紛紛的舉手回答我的問題,開心的在黑板上自己的號碼旁邊貼上一個笑臉(集滿10個笑臉可以跟老師換一個獎品)。
7. 故事說完以後,我提醒孩子們,森林是許多動植物的家,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在地球上的所有動植物,讓他們知道台灣森林的美麗,培養他們保護這片土地的意識。

實施心得:
1. 學校為了增進學生們的閱讀與語文能力,不惜重資添購許多的精美繪本,之前我導讀的方式,就是從這些巡迴共讀書中找出一些可以教導學生重要觀念的繪本,設計問題,不但可以提點書中的重點,加深學生們的印象,更在全班討論的過程中,訓練學生們思考的能力,以及培養他們環保的意識。
2. 但是,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學校為避免群聚感染,下令圖書館不開放,連巡迴共讀書也不能傳閱了。我覺得與其讓那些書束之高閣,不如拍照下來,用圖片檔的方式來做導讀,也是一種因應之道,總是山不轉路轉就好囉!
3. 於是我徵得校長的同意(他還特別叮囑我帶回教室要記得消毒),到書庫找一些適合我們一年級學生閱讀的書籍,一一拍照存檔,在疫情尚未平緩之前,就先用這種方式來進行閱讀指導課。
4. 在這些書中,我發現了這本「春神跳舞的森林」,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不但可以教導學生們認識台灣的阿里山、阿里山的原住民鄒族、以及春天是櫻花盛開的季節,還能夠引導他們學習尊重生命,讓他們知道台灣森林的美麗,培養他們保護這片土地的意識,真是一舉多得,好處多多呢!

學習者心得:
1. 櫻花在春天開花。
2. 阿地和爸爸一起搭森林小火車去阿里山。
3. 奶奶最寶貝的東西是一片櫻花的花瓣,那是她特別的朋友送給她的。
4. 奶奶的特別朋友是森林裡的動物們。
5. 奶奶說要找出櫻花精靈才能把沉睡的春神叫醒。
6. 阿地對奶奶又生氣又難過,是因為奶奶過世了,說話不算話,不能陪他一起去阿里山。
7. 動物們告訴阿地,如果春天一直不來,大家就會凍死、餓死了。
8. 阿里山的原住民是鄒族,阿地就是鄒族的人。
9. 阿地要找到銀光珍珠,才能拯救生病的櫻花精靈。
10. 阿地看到阿里山的森林樹木被砍掉,小溪都被土石填平了。
11. 阿地的眼淚就是銀光珍珠。
12. 我們不能亂砍樹,不能亂丟垃圾,森林才會美麗。
13. 森林是許多動植物的家,我們要愛護它,不能破壞它。

補充:
1. 利用本班的校訂閱讀課、閱讀指導課與早自習,進行本次教學活動。

2. 感謝文建會所製作的「春神跳舞的森林」繪本動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