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帶水壺正流行

教學日期:105.5.18早自習

教學目標:
1. 能專心上「大愛課」,認真看「自來水製作過程」的影片。
2. 能專心聽大愛媽媽的說明及提問,踴躍回答問題。
3. 能知道自來水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
4. 能知道自備水壺環保又健康。
5. 能知道瓶裝水是用在缺水的地方。
6. 能知道寶特瓶可以回收再利用。
7. 平時能自備開水,落實環保的觀念。

進行方式:
1. 大愛媽媽播放「自來水製作過程」的影片。
2. 看完影片,大愛媽媽和全班一起討論影片的內容。
3. 大愛媽媽說明瓶裝水是如何的不環保。
4. 大愛媽媽說明寶特瓶如何回收再利用。
5. 大愛媽媽帶著全班一起念靜思語:「知福、惜福、再造福」。
6. 課程結束後,全班起立一起向大愛媽媽敬禮,並說:「謝謝大愛媽媽」。

成果描述:
1. 今天的大愛課,大愛媽媽播放「自來水製作過程」的影片,孩子們都瞪大了眼睛,很認真的觀賞。
2. 影片結束後,大家很熱烈的回答大愛媽媽的問題,我很開心他們真的把內容都吸收到小腦袋裡了。
3. 經過大愛媽媽的說明,大家都知道了自來水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
4. 接著,大愛媽媽再繼續說明,瓶裝水是用在缺水的地方,我們台灣很幸福,帶水壺自備開水環保又健康。
5. 我想經過大愛媽媽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的解說:寶特瓶可以回收再利用,自備水壺,資源回收的環保概念已經在孩子們小小的心靈裡萌芽了。

實施心得:
1. 我們班非常的幸運,每週三的早自習都會有慈濟的大愛媽媽入班來教學,有的時候上的是品德教育,有的時候則是環保的課程。
2. 這些大愛媽媽們不求回報,每次大愛課,都準備了許多資料,用寓教於樂的方式,配合生動的圖片,或是有趣的影片,讓孩子能快樂的學習,比起我們級任老師三令五申,苦口婆心的宣導,實在是事半功倍許多呢!真的要特別謝謝這些勞苦功高的大愛媽媽呢!

學習者心得:
1. 我們用家裡的自來水煮的開水比瓶裝水乾淨。
2. 瓶裝水一瓶二、三十元,但是自備水壺,一瓶不到1元,便宜又環保。
3. 自來水的製造過程是:河水→自來水場→混凝池→沉澱池→過濾池→清水池。
4. 製造一支一公升裝的寶特瓶,要消耗17.5公升的水。
5. 台灣每年使用的寶特瓶數量有1140萬支,如果把瓶子全部排起來可以繞台灣223圈。
6. 瓶裝水真正的用途,應該是方便把乾淨的水送到缺水的地方。
7. 寶特瓶可以回收再利用,做成毛毯、圍巾、環保袋。
8. 我們要知福、惜福、再造福,不要浪費水資源。

補充:
感謝慈濟的淑慧媽媽給我們上了一個環境教育的課程「帶水壺正流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