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

環境教育 — 蜜蜂不見了?!












教學日期:109.1.16

教學目標:
1. 能專心看完大愛電視台所製播的「呼叫妙博士 消失的蜜蜂」影片。
2. 能能踴躍回答老師的問題。
3. 能認識蜜蜂的生態。
4. 能知道從2006年開始,全世界各地蜜蜂的數量大量的消失了。
5. 能知道「蜜蜂衰竭症候群」就是蜜蜂罷工或是消失不見了。
6. 能知道蜜蜂消失的危機是因為氣候的異常。
7. 能知道蜜蜂的主要工作是採蜜與授粉。
8. 能知道蜂蘭、龍膽這兩種植物跟蜜蜂的關係。
9. 能知道臺灣養蜂的採蜜期是在每年的三、四月。
10. 能知道蜜蜂大量死亡的原因是因為氣候異常,冬天太冷或太長,以及花太晚開或是開得太少。
11. 能知道臺灣有許多水果都仰賴蜜蜂的授粉,才開花結果。
12. 能在生活中落實環保,愛護各種動植物,讓地球生生不息。

進行方式:
1. 全班觀看大愛電視台所製播的「呼叫妙博士 消失的蜜蜂」影片。
2. 看完後,老師針對影片內容提問。
3. 答對的小朋友可得一個好笑臉。
4. 老師總結,蜜蜂是我們人類和大自然的好朋友,因為我們不重視環保,讓地球氣候異常,蜜蜂快要消失了,希望大家以後都能在生活中落實環保,愛護各種動植物,讓地球所有的生命都能生生不息。

成果描述:
1. 為了增進一年級孩子們的拼音與識字能力,我每天都會教學生念一首童詩或是一首童謠。
2. 在教大家念「小蜜蜂」這首童謠的時候,我想到幾年前,曾經看過有關於「蜜蜂消失不見了」的新聞報導,就問大家:「地球上的蜜蜂快要消失不見了,你們知道嗎?」大家都搖搖頭,說不知道,雖然當時我就想做環境教育的補充教學,但是想到才剛開學沒多久,孩子們還太小,可能無法吸收,時間上也不太允許,只能暫時作罷。
3. 剛好,在學期即將結束,各科教學已近尾聲時,我想到可以上網搜尋合適的影片,播放給全班看,給班上孩子做一個補充教學,大家都看得目不轉睛的。
 4. 看完之後,利用有獎徵答的方式,孩子們都很踴躍的回答問題,我想關於蜜蜂的生態以及保護環境的觀念已經慢慢在他們的心底萌芽了。

實施心得:
1. 都市裡的孩子,平時能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或是場地真的是很少。
2. 期末考後,學期即將結束,各科課程的教學都已經結束,我想到幾個月前有導讀「小蜜蜂」這首童謠,可以來做一次聯結與補充教學,增進大家對蜜蜂的生態以及環境保護的知識。
5. 雖然對於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影片中的有些知識還是深奧了點,可是透過影片中2位大姐姐生動有趣的互動,以及專家的解說,我相信環保的觀念一定能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起了漣漪的作用的。

學習者心得:
1. 因為蜜蜂越來越少,所以有果農養蒼蠅來代替蜜蜂工作。
2. 蜜蜂分為東方蜂和西方蜂。
3. 西方蜂被蜂農和果農大量的利用,因為牠不怕冷。
4. 蜜蜂的主要工作是採蜜與授粉。
5. 蜂蘭是一種蘭花,長得很像蜜蜂。
6. 龍膽聽到蜜蜂嗡嗡的拍翅聲,才會把花粉彈開來。
7. 臺灣養蜂的採蜜期是在每年的三、四月。
8. 蜜蜂大量死亡的原因是因為冬天太冷或太長,花太晚開或是開得太少。
9. 只要我們不要跟蜜蜂搶蜜或是傷害牠的寶寶,牠就不會叮人。
10. 養蜂人對著蜂巢噴煙,是為了讓蜜蜂安靜下來。
11. 臺灣的西瓜、柳丁、柚子、蓮霧、龍眼、荔枝、枇杷都需要蜜蜂的授粉,才能開花結果。
12. 蒼蠅可以代替蜜蜂工作,但是會造成環境不衛生。
13. 因為地球氣候異常,天氣不是很冷就是很熱,讓蜜蜂大量死亡了。
14. 我們要多種植物,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讓蜜蜂繼續生存下去。
15. 在生活中要做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多坐大眾運輸工具,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16. 出去買東西要自備購物袋。
17. 出去吃東西要自備環保筷。

補充:
1. 感謝大愛電視台所製播的「呼叫妙博士 消失的蜜蜂」影片。
2. 利用期末考後,學期即將結束時,結合語文「小蜜蜂」童謠與環境教育,做一個補充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