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發現春天

教學目標:
1. 能利用五官探索春天的校園。
2. 能察覺春天的氣候較溫暖,動、植物和人類的活動都和冬天時不一樣。
3. 能細心觀察到戶外所看到的景象,將春天抽象的意義具體說出來,深刻體會春天的腳步。
4. 排隊欣賞時能不推擠,不破壞。
5. 能專心聽講,和同學一起完成「發現春天」的學習單。

進行方式:
1. 老師帶著全班一起參觀校園,發現春天。
2. 出去排隊前,老師說明要注意的事項。
3. 到校園參觀時,老師適時將所看到的動、植物逐一說明。
4. 回到教室後,全班討論剛剛所觀察的事物,和同學一起完成「發現春天」的學習單。

成果描述:
1. 孩子們一聽到要出去參觀校園雀躍不已,所以事前的約法三章很重要,再三說明後,雖然一路上大家很開心,但都有把老師交代的事情記住,注意安全。
2. 大家認識了許多春天開花的植物名稱,知道春天有哪些花卉開放。
3. 看到植物上的小蟲,有些孩子們緊張的大叫,我告訴他們,毛毛蟲長大會變成蝴蝶,我們要尊重生命,不要打擾牠。
4. 參觀校園時,大家都睜大眼睛觀察,很踴躍發表看到的景象。
5. 回到教室後,我們一起討論學習單,大家很專心的和同學一起完成「發現春天」的學習單。
6. 幾個平常表現不是很突出的孩子,經過同學的引導以後,也能寫出自己的感受,我忍不住誇獎他,讓他也能得到好棒章,增加了自信。

實施心得:
1 春天的天氣晴時多雲偶陣雨,開學後一直下著雨,濕濕冷冷的,孩子們在教室裡悶了好幾天了。
2. 所以,當天氣一放晴,我就迫不急待的帶著全班到校園,拜訪春暖花開,多采多姿的春天,孩子們也都很興奮。
3. 在校園裡看到了許多植物,我利用了有獎徵答的方式,讓孩子們發表踴躍,帶動學習氣氛。
4. 除了知識的學習外,實際帶隊參觀校園,利用五官的探索,更能加深孩子們對於春天的具體印象。
5. 以前我們上課只是請同學口頭發表,這次我要求孩子們兩人一組,一起合作,試著將觀察春天校園的心得寫下來,完成「發現春天」的學習單。我發現用合作學習的模式,讓程度差的孩子比較不會有學習的壓力。

學習者心得:
1. 春天的天氣和冬天不一樣,春天比較暖和。
2. 出去排隊不要推擠,要注意安全。
3. 我看到了杜鵑花,有紅色、白色和粉紅色。
4. 桂花小小的、白白的,但是很香。
5. 我看到櫻花是粉紅色的,很漂亮。
6. 通泉草的花是紫色的,長得很像蝴蝶。
7. 大花咸豐草的果實刺刺的,會黏在衣服和褲子上面。
8. 炮仗花是橘色的,長在圍牆上。
9. 老師說不認識的植物不能亂摸,如果有碰到植物,回教室後要記得洗手。
10. 毛毛蟲長大會變成蝴蝶,我們要尊重他,不能抓他。
11. 我看到了春天的花有:杜鵑花、桂花、櫻花、炮仗花、通泉草和大花咸豐草。

補充:配合生活第二單元「美麗的春天」的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