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繪本導讀「看見台灣大樹」

活動時間104.3.23閱讀指導課
學目標:
1. 能專心閱讀繪本「看見台灣大樹」。
2. 能專心聆聽老師的說明。
3. 能踴躍回答老師的問題。
4. 能知道台灣有哪些常見的大樹。
5. 能知道繪本裡的這些大樹有何特徵。
6. 能知道這些大樹和動物的關係。
7. 能培養愛護自然,保護大樹的情操。

進行方式:
1. 老師發下繪本「看見台灣大樹」,全班寧靜閱讀。
2. 老師針對書中內容加以說明。
3. 討論學習單的答案,進行有獎徵答。
4. 請學生們發表看完這本書的心得。

成果描述:
1. 透過書中作者對於台灣大樹詳細的解說,和繪圖者用心、完美的畫出大樹的特色,讓我們對於台灣的大樹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不再只是路過、走眼看花。
2. 看到孩子們聚精會神的看著這本繪本,讓他們了解台灣的大樹真的很美,很有人情味。
3. 我準備一些小禮物,針對這本共讀書「看見台灣大樹」進行有獎徵答,學生回答十分踴躍,我想相信他們應該或多或少都有吸收進去了。

實施心得:
1. 學校的巡迴共讀書越買越多,每週由前一班送來的書常常還來不及看完,就要傳給下一班,讓我覺得很可惜。
2. 我深深覺得,住在台灣,一定要認識這裡的環境,對這裡產生感情,才能愛惜這裡,保護這裡,所以一看到這本共讀書「看見台灣大樹」,我就決定要帶著全班,利用閱讀指導課好好深入的來閱讀。
3. 透過有獎徵答,讓他們對於剛才閱讀書中的內容,再一次的複習和提點,加深學生們的印象。
4. 我想以後孩子們若到戶外看到這些大樹和大樹上的昆蟲、動物應該更有感覺,相信能讓他們更愛惜這塊土地上的所有生命。
學習者心得:
1. 茄苳成熟的漿果可以當點心。
2. 無患子的黑色種子可以當作肥皂,也可以當作小孩子玩的彈珠。
3. 我喜歡青剛櫟,因為鍬形蟲喜歡吃它的樹汁,它的種子台灣黑熊喜歡吃,也可以做成陀螺玩。
4. 白千層又被叫做剝皮樹,可是不要剝它的樹皮,不然它會生病。
5. 台灣欒樹的果實成熟後像一串串紅色小燈籠。
6. 青帶鳳蝶的幼蟲很有趣,因為牠不但不怕樟樹的樟腦味,還會吃樟樹的葉子。
7. 榕樹上面一條條的鬚根是用來呼吸的。
8. 以前的小孩子會把木棉花的花當作毽子踢。
9. 我喜歡無患子,以前的人沒有肥皂,他們把無患子加水搓一搓,就能洗衣服了。
10. 龍眼的果實曬乾後,可以泡桂圓茶。
11. 香菇喜歡長在楓香上面。
12. 五色鳥是鳳凰木的常客。
13. 白頭翁會吃榕樹的果實。
14. 台灣欒樹會隨著季節改變顏色,也叫四色樹。
15. 楓香因為樹脂有香味而得名,連葉片搓起來也有香味。
16. 鳳凰木的種子有毒。
17. 樟樹不怕蟲蛀咬,所以許多神像都是用樟樹雕刻的。
18. 我喜歡榕樹,因為在它下面乘涼很涼。
19. 相思樹可以加工做成煤炭。
20. 我覺得楓香的朽木就像保母一樣,因為鍬形蟲的幼蟲會在它的裡面生長,就像我們在媽媽的肚子裡一樣。
21. 以前的人把黃槿的葉子當作衛生紙用。
22. 莿桐的花朵像公雞的頭冠。
23. 黃槿的葉片可以用來包裹糕餅。
24. 我希望大家不要浪費紙,因為做紙要砍很多樹。

補充:
利用閱讀指導課進行此次教學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